POST TIME:2016-09-23
发布者:温州壹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播放:3524次
永嘉弹棉郎纪录片拍摄花絮
“谁持孤弦独自弹,满身风雪不知寒。” 弹棉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制棉工艺,有据可查的历史已有800多年。对于很多人而言,弹棉不仅一种美好的回忆,更是过往含蓄内敛的社会里,情感的温柔体现。在传统的婚嫁习俗中,父母会为即将出嫁的女儿准备八铺八盖的嫁妆,讲究的是有铺有盖,凉不着冻不着,寄托的是对于子女美好未来的祝愿。
温州永嘉,是中国的弹棉之乡,曾经10人中就有7人以弹棉手艺为生。“永嘉弹棉郎,挑担走四方”也成了永嘉商人的最初典型。他们背着自制的器具,走出大山,四海为家,外出揽活,为的是能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养家糊口。徐晓兵,徐家第四代弹棉手艺传承人,11岁开始学艺,是众多永嘉弹棉匠中的一位,却也是少数几个坚持至今的弹棉手艺人。30年四处奔波,从少年转为人父,他经历了早期弹棉人艰难困苦的岁月,也目睹手工弹棉的兴衰没落,不变的是对于手艺传承的坚定决心。
本次纪录片的拍摄准备工作历时一个月,从前期的选材跟踪、采访策划到选址、拍摄等,我们的遗失摄制组的小伙伴们熬了好几个通宵,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对于传统手艺的致敬。
铲棉是弹棉的第一道工序,目的在于将棉花拉散变松,由于操作简单,旧时多由学徒代劳。师傅则趁着铲棉的时间,开始调弓,也就是将棉弓上的牛筋弦绷紧,不宜过松过紧,更不得将弦绷断,冲了喜气。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弦舞花飞的时候便是弹棉师傅最显本领之时。手中的榔头,有节奏的上下敲打,棉絮在弓弦的颤抖中四处飞扬,显得轻盈自然。压棉的过程之后,师傅要在棉胎上摆上染好色的棉絮,摆出各种图样或是文字,寓意着吉祥和美。有名望的弹棉师傅还会在棉胎上留有独有的记号,以便对自己的手艺负责终身。这也大概只有手工年代的作品才拥有的独特温度。
成型之后的面胎需要用纱线固定,行话称之为牵纱,需要师傅和徒弟一起配合。师傅手中一根长长的纱篾,在空中快速的自由来去,徒弟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错失了其中的纱线,后果自然免不了责罚了。包边是徐师傅最拿手的绝技,也是最考验弹棉匠手艺的一道工序,不仅要求美观更不能影响舒适。四周的边依次包上,也就意味着一条棉被即将完成,只差最后一道走盘工序。徐师傅手中的磨盘,一用就是100年,因长期的磨擦,表面显得格外的光滑,一道道错落有致树轮仿佛记录着技艺的兴衰成败。
一锤,一弓,一篾,一磨,犹如弦上奏乐一般,弹出的却是人间暖意。太多的老手艺,都慢慢被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所取代,但是那种由匠人之手一针一线所倾注的祝福与记忆是永远不能被代替。我希望用我们手中的摄像机,纪录更多美好有温暖的瞬间,让传统更流行。
下一篇:“天下第一盔”纪录片拍摄
找到我们很容易!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或在页面右侧给我们留言。
You can contact us by, or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page message to us.
制片人热线:138 6862 1680(熊先生)
邮箱:83601091@qq.com
DOING FILMS(上海)斗映制作 : 长宁区番禺路时代大厦4F、17F
温州壹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鹿城区市府路1号大自然三期2A2602室
合肥瑞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瑶海区学府路智慧产业园A3号楼3楼
扫码进入小程序观看更多作品
制片人直达
感谢您对壹点传媒的关注!
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为您服务,请正确填写以下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 您取得来联系,并答复您的需求!
In order for us to better serve you,please fill in information,we will within 24 hours.And you have to contact, and responses to your needs!